应我院邀请,5月13日和14日,德国哈根大学李忠教授分别在8号楼404和砺志楼114作了《如何写英文论文》、《AI: An Introduction》两个报告。相关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由吴晓峰教授主持。
在13日的《如何写英文论文》的报告中,李忠教授首先简单讲明了写作想法以及写好论文的重要性。接着,以一篇小文章为例子,从文章题目、摘要、主体、一直到文献的取材和写作,较为全面地评述其中英文和技术写作上应该注意的各个方面。对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错误作出纠正和评论,并且对经常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作出解释和建议。最后,给大家展示了几篇优秀的短篇论文,指出论文重质不重量。
在14日的《AI: An Introduction》报告中,李忠教授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史,其次阐述了什么是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接着指出人工智能涉及多个学科,并以自然语言处理为例,具体阐述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机器学习的概念以及其类型,最后说明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区别,并以识别给定图像是猫还是狗为例指出深度学习能够自动寻找作为分类依据的重要特征。
报告结束后,在座的老师和学生就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李忠,德国哈根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1985.9-1989.7四川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本科学习,1993.9-1996.7暨南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1997.9-2000.7华南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11获德国哈根大学科学博士学位。曾在韩国延世大学、德国哈根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目前主要从事非线性控制、模糊控制、混沌理论与混沌控制、混沌加密、复杂生物网络、智能电网、群体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在IEEE T. on Circuits & Systems-I, IJBC, Dynamics of Discrete, Continuous, and Impulsive Systems-B, Physica A, Chaos, Fractal, & Solitons等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在Springer-Verlag出版专著2部。是德国洪堡学者,IEEE高级会员,IFAC辨识与控制技术委员会成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s,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 Impulsive Systems-B,IJBC等SCI杂志的编委,曾担任香港城市大学混沌与复杂网络研究中心、悉尼科技大学决策系统与电子服务智能实验室客座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