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院邀请,10月20日下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乔少杰教授在腾讯会议作了题为《动态环境感知的移动对象不确定性预测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相关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由林艺东博士主持。
报告中,乔少杰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目标、研究意义以及研究面临的挑战。然后,以移动设备、车辆、飞机、飓风等移动对象不确定性运动轨迹预测问题为背景,以移动对象位置索引、频繁轨迹模式挖掘、时间连续贝叶斯网络为主要研究手段,介绍了主要研究成果,其主要包括:利用轨迹柱状体模型和目标概率函数管理不同类型移动对象运动不确定性,深入探讨移动对象当前和未来位置索引的实现结构,提出新型索引方法;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存储管理对象,提出动态环境因素非线性建模方法;应用频繁轨迹模式挖掘算法发现轨迹热点区域,利用时间连续贝叶斯网络预测移动对象不确定性运动轨迹。最后,对此次报告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报告结束后,在座的师生就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乔少杰,博士后,副院长,目前担任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软件自动生成与智能服务)副主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项目近20项。具有多年从事数据库,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的研究经历。具体研究方向包括:移动行为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城市计算。在国内外有影响力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40余篇(第1或通讯作者80余篇),被评为《软件学报》2018年高影响力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H-index值13,SCI检索50余篇,作为通讯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发表的ESI高被引论文1篇。近5年发表SCI一区文章11篇,SCI二区文章22篇,高质量期刊包括:ACM/IEEE Transactions 14篇,计算机学报8篇,软件学报9篇,自动化学报3篇,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电子学报等。代表性工作包括:SCI一区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4篇,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2篇,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计算机学会CCF-A类国际期刊:TKDE 4篇,ACM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Data 1篇;CCF-B类国际期刊7篇;CCF-A类国际会议:ICDE; CCF-B类国际会议:ICDM;CCF-A类中文期刊13篇。获国际会议IEEE ISI 2008唯一最佳论文奖,第34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国际会议ACAIT 2018最佳论文奖、国际会议ACAIT 2019最佳论文奖。出版国际会议论文集3部,SCI专刊2部,授权发明专利10项,包括1项国际发明专利。
